第132章(2 / 6)

亦将明赫视作最亲近的兄弟 , 待他总归比待旁人更牵挂两分 。

想到这里 , 子高生出无尽愧疚 , 眼含热泪对明赫笑了笑一一阿姊说得对 , 自己这是入了魔障 。

他们这些孩子 , 有母亲无微不至地照顾着衣食 , 有母族亲人不时送来的关心与礼物 …

可阿弟 , 他甫一降世 , 便被亲生父母算计抛弃 , 除了父皇 , 他再无任何倚仗 。

赵王想派人来偷阿弟 , 连赵太后亦要暗中算计阿弟 , 若父皇不多照顾他几分 ,

阿弟在这宫中该如何立足 ?

而阿兄当日经历丧母之痛时 , 懵懂的他们虽有心多陪伴安慰阿兄 , 但在母亲思前虑后的约李下 , 又何尝真的做到了 ?

真正陪伴阿兄走出那段至暗时光的 , 唯有阿弟一人 , 既如此 , 纵便换成谁 , 皆会对阿弟格外情深几分 。

他啊 , 终是不如阿姊豁达通透 。

心性纯真乐观的阿弟 , 待他们这些兄姊是何等赤诚真心 ? 哪一回得了新奇物什 , 不是第一个惦记着跟他们分享 ?

这回得知他要出海 , 明赫还特意送来许多不知从何处寻来的避晕船药丸 、 维生素药丸 、 还有各色齐全的旅途必备物资 …

而他 , 却与这般好的阿弟如此计较 …

看着子高夺眶而出的泪水 , 本就在强忍泪意的明赫 , 登时扑上去一把抱住他 ,

“ 嗷 “ 地一声嚎哭出声 ,

“ 子高阿兄 , 你能找到自己的爱好 , 我真的好高兴 … 但我也真的很舍不得跟你分开啊 … 你这一出海 , 不知哪年才能回来 , 阿兄干万不能把我们忘了啊 … 父皇说得对 ,

管任何时候 , 你一定把自身安危放在第一位啊 …“

这一回 , 素来最温和沉静的子高提出要随船远航 , 无论是兄姊还是云夫人 , 皆是十分震惊 , 认为此举过于大胆 , 全然不似他的性子 。

但明赫知道 , 在史书中 , 主动向胡亥提出以一人之死保全家人的子高 , 本就是从容坚毅之人 , 他温和的外表下 , 有一颗勇敢的心 。

时人表达感情极为含薄 , “ 把臂言欢 「 已算称得上最亲热的举动 , 如明赫这般着成年阿兄鸣鸣大哭的豪放之举 , 着实不多见 。

已哭得双眼红肿的子高同母阿弟子壮 , 见此情形 , 忍不住跟着上前抱住阿兄与阿弟 , 边哭边道 ,

“ 阿弟说得对 … 阿兄 , 万事平安第一 , 切勿忘了 , 阿母还在宫中等你归来呀 ..“

后宫妃嫔虽不得随意出宫 , 但嬗政并非铁石心肠之人 , 此番本是愚让云夫人同来送行的 。

可云夫人在宫中已日日涕泪涟涟 , 子高担心母亲若亲眼见自己乘船离去 , 指不定会当场晕厥 , 便悄悄劝父皇歇了念头 。

遗传了父皇魁梧身姿的将闾上前一步 , 取出一把镶嵌着宝石的匕首 , 将他递给子高 , 红着眼睛也抱住了兄弟三人 , 扶苏阴媛亦眼含热泪上前 .

嬴政抽出手 , 看着紧紧相拥在一起嘎泣的孩子们 , 一时百感交集 , 既有因儿女和睦的欣慰 , 又有对子高远行的担忧 。

茫茫大海之上 , 进退不由人 , 处处远比不得陆地便利 。 兼之此去路程遥远 , 不知何年是归年 , 子高一个从未离开过咸阳的孩子远航 , 让他如何放心得下 ?

可他的孩子要做邃游四海的雄鹰 , 要亲自为大秦勘绘海上舆图 , 做父亲的除了满腔骄傲 , 又怎能出言阻止 ?

嬴政比任何人都更清楚 , 随着时日俱增 , 他的儿女们 , 将会一个个离开宫中奔波前程 , 离开他的庇护自立自强 。

届时 , 他这些刻苦勤奔的儿女 , 不会再被泛泛称作某公子公主 , 而会被史书郑重记下 : 他们在何时何地做出贡献 , 她们在何年何月为立下功绩 。

大秦公子公主 , 会凭借他们的努力与才华被后世瞿仰 , 而非仅因他们的高贵出身 , 被史书记录在无人问津的角落 。

在即将起航的号角声中 , 子高迅速擦干泪水 , 一一拍了拍兄弟姊妹们的肩膀 ,

朝父皇深深躬身一拜 , 扬声道 ,

「 请父皇保重安康 , 儿臣这便去了 !“

说着 , 他便转身奋然朝楼船奔去 , 边跑边泪如雨下 。

父皇 , 儿臣若再待下去了 , 恐怕真舍不得走了 。

可儿臣必须走 。

张苍先生说 , 既然曹参能从西南古邛国 , 北上途径羌戎匈奴回到咸阳 , 便意味

着 : 地 , 并非是世人划分为东南西北之矩形 , 反之 , 它极有可能是圆的 。 (2)

这般一来 , 若从东海出发 , 楼船一路绕圈环宇而行 , 岂非又能再回到东海 ?

既如此

最新小说: 超时空史记 我在中世纪砍头二十年 抗清 我的两千四百年日记 房穿明末,开局后门通北美 穿入维京当霸主 亮剑:每个兵都了不起 隋唐小纨绔 朱元璋是怎么炼成的 唐时明月宋时关